屠呦呦能够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与美国一位专家的“发现”密不可分。
这位专家名叫米勒,专业是公共卫生,长期研究疟疾这种传染性疾病。在发现非洲不少国家的疟疾死亡率“突然间”大幅度下降后,让学生[苏新专,华裔]前往非洲实地调研,得到结论,是来自中国的青蒿素在这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
米勒想了解是谁最早发现了青蒿素。
他的学生苏新专又被叫到了中国,“一调查一堆糊涂账,七个单位都说是集体发明的,都说自己有贡献。”
“这个米勒先生很会动脑子,写了七封信给这七个单位,说在青蒿素的研制过程中,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我向您表示敬意,除了您以外,您认为第二个发挥作用的是谁,结果都说是屠呦呦。”
这番讲述让很多网友会心一笑↓↓
不过,事情的真相其实是,将屠呦呦“介绍”给米勒的其实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员苏新专,他其实就是米勒的学生。
人民网2015年12月对苏新专的专访,标题就称呼他为“屠呦呦推荐人”。
专访中,苏新专讲述了他和屠呦呦之间的渊源,以及向米勒推荐的始末。
我之前其实是不知道屠老师的,第一次知道也就在几年前吧。那个时候我们了解到了523计划。这本来是一个绝密的军事行动我们根本不知道。直到后来读到张剑方主编的一本关于523计划的书,我才知道青蒿素的发现是523计划的一部分。
米勒教授其实一直好奇青蒿素是如何发现的。
我们开始收集数据到网上去查相关资料,这样屠呦呦这个名字才进入我们的视野。在张剑方的书里没有提到屠呦呦,因此以后才找到她。我在网上看到牛津大学的一个华裔教授写了一篇综述,里面有简单的提到青蒿素的历史,其中就提到屠呦呦。
1996年的《求是》杂志刊登国家奖励青蒿素发现的消息,当时颁发的是一个集体奖,其中提到了10个人,屠呦呦是其中之一。她是这10个人中唯一单独提到的人,是“抗疟性青蒿素的发现人”。因此我们觉得必须了解她并找到她。